前情提要:

我在2017年的九月認識 J,一開始只知道我們都愛旅行,我們在一起後的第一趟旅行去了馬來西亞的吉隆坡和檳城跨年,接著陸續一起去了芝加哥、舊金山、紐約香港。他一直有個想要旅行一年的想法,雖然我從來沒有想過可以旅行這麼久,但環遊世界一直是我從小的夢想。

於是我們決定在交往兩年的這個九月,一起踏上世界旅行一年的計畫。

跟朋友們提到我們要去環遊世界時,很多人的疑問都是:
「那工作怎麼辦?」
「要花很多錢吧!錢從哪裡來?」
「你們要去幾個國家?」
「環遊世界的定義是要去滿五大洲嗎?」

以下將會用兩篇介紹世界旅行前,我們做了哪些準備,分別分為出發前一年和三個月前的準備。

在前一篇的 一年前開始的準備工作 寫到一年到半年的區間主要需要做哪些準備,包括諮詢旅遊門診注射疫苗、規劃收入來源、搬家等等比較前期的準備,而出國前三個月到前幾天則會進入到一些比較具體、瑣碎的準備事項。

申辦適合國外使用的信用卡

台灣有非常非常多信用卡選擇,在台灣時我使用信用卡的主要訴求是「累積里程」和「現金回饋」,使用的場景多是在台灣的吃喝玩樂,當然也會有出國的時候,就會選擇在國外現金回饋比較高的信用卡。

準備出國旅行後,主要考量有「跨國交易手續費」、「發卡銀行」、「紅利或里程回饋」

  • 跨國交易手續費越少越好,所以辦了一張玉山美金台幣雙幣卡,主要是因為我有玉山的帳戶,它的APP也很好用。
    • 優點:國外交易會用外幣刷,可以在匯率低時買入外幣,刷卡後直接扣外幣,不需要交易手續費。
    • 缺點:一張卡只能選擇一種幣別,例如我選的是美金,就只適合在美國刷卡才比較有優勢。
  • 有一張國際銀行的信用卡,所以雖然我對花旗沒什麼好感,APP又無敵難用,我還是選擇了花旗寰旅卡,最主要是因為它在很多國家有據點,這張卡的紅利可換成不同聯盟的里程,不需要綁定某個航空公司。
    • 優點:在國外發生問題比較容易找到銀行處理。
    • 缺點:網站和APP都很難使用、容易被跨國盜刷,較台灣國內銀行的服務差。
  • 紅利、現金或里程回饋
    這部分我也研究了很久,後來考量到我們會評估價錢,而搭乘不同航空公司的飛機,不適合累積在同一間航空公司,因此停掉了原本的國泰世華長榮航空聯名卡(當然也有被罷工影響對長榮的觀感XD)。所以如上選擇了花旗寰旅卡,累積的紅利可以兌換不同聯盟的里程,雖然要年費,但換算下來還是比較划算。
  • 錯開卡片類型
    有些地方只收VISA,恰巧我新辦的卡都是萬事達卡(Master card),我個人蠻喜歡國泰世華銀行,也有他們的戶頭,就選擇了他們一張很初階的卡以備不時之需,而國泰世華信用卡在台灣一些餐廳吃飯也常有優惠。

考量到出國可能臨時會發生一些意外(當然希望不要),所以多張卡可以避開臨時需要用錢額度不夠、或是被偷、被盜刷停卡的風險。所以我最後決定帶出國的有:

  • 元大鑽金卡(國外刷卡回饋較高)
  • 花旗寰旅卡(累積紅利可兌換不同航空的里程)
  • 玉山美金雙幣卡(第一站在美國,當地多是使用信用卡,刷美金可以節省手續費,也可以在美金便宜的時候換匯。)
  • 國泰世華某VISA御璽卡(因為其他張都是萬事達卡,所以辦一張VISA卡備用)

其他功能重疊和國外不好用的卡,直接打電話去銀行取消卡片再剪卡,避免產生不必要的麻煩。由於我用信用卡已經很多年了,也都準時繳卡費,如果原本不習慣使用信用卡的人,可能要再更提早開始準備申辦,避免出國時無卡可用。

整理好銀行帳戶 開啟手機網路銀行 開啟跨國提款

世界旅行時當然不可能把錢都帶在身上,雖然有信用卡,但一定會有需要用到現金的時候,這時台灣的銀行就很重要了。需要選擇網路和手機APP都很方便的銀行當作主要帳戶,方便轉帳和提款。

我自己的選擇是國泰世華和玉山銀行,因為使用時間比較長,介面使用上也很流暢,在手機上要換外幣或轉帳都很方便。

開啟跨國提款功能也很重要,跨國提款使用的是四位數的PIN碼,如果沒有設定好,在國外是不能使用的。以玉山銀行為例,先從手機APP開啟PIN碼功能:

金融卡功能設定 > 磁條跨國交易

再到玉山銀行的ATM臨櫃設定PIN碼,所以這一定要在台灣就先處理好,出國無法領錢可就麻煩了。

台灣的手機號碼該取消、該留?

我的手機號碼已經從我高中用到現在了,就連之前出國唸書也都只是換成預付卡保留著,所以對我來說不太可能取消,所以我考量的是要不要改成預付卡方案,但麻煩的是,現在幾乎所有系統都有雙重驗證,綁手機號碼,例如登入 Booking.com 訂房網站需要手機驗證碼、銀行轉帳要收驗證碼、Facebook登入也需要,基本上不可能一到一個國家就改驗證的手機號,而改成預付方案在國外是收不到訊息的,所以最後的選擇就是改成最低的資費$399一個月。

順帶一提,由於我們在第一站美國會待快90天,美國的門號費率屬於非常貴,居然發現在有個台灣公司CT國際電話服務站可以買到美國T-Mobile的SIM卡,不只比美國當地便宜,還有90天無限上網的方案,延長時間還可以直接續不需要換卡。出發前一天我從網站上訂購,隔天直接在機場取貨,非常方便!抵達美國後換SIM卡就可以直接使用,截至目前使用一週都沒什麼問題,也可以打電話、作為電腦上網的熱點。

旅遊保險的選擇

旅行時不發生意外是萬幸,但一定要花小錢買個保險保障自己,這點從之前在北海道小米摔斷腿的事件後深深體認到,每次出國一定會購買旅平險。

國外有多家為世界旅行所設計的旅遊保險,符合各國醫療的需求。台灣詢問過似乎沒有特別為旅行的人設計的保險,由於我們第一站只在美國待90天,所以先選擇了國泰世華的旅平險(真的是鐵粉啊),直接在網路上投保,超過一千元還會送旅行不便險。如果是投保國外的旅遊保險,因為美國醫療真的是貴到翻,所以只要有美國就會變貴,這也是為什麼我選擇在美國的時間另外用台灣的保險公司投保。

世界旅行的旅遊保險,我們稍微研究了幾間國外Namad推薦的保險公司,最後縮小範圍到兩間公司,等我們踏上東南亞旅行時再來分享最後選擇哪一間!

確認各國入境簽證

台灣的護照很好用,去很多國家都可以落地簽或免簽,但這次我們遇到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我們在每個國家都想要待久一點,放慢腳步邊旅行邊工作,而且剛好我們這次安排的東南亞國家全部都需要簽證。

美國是我們的第一站,而且會待88天,台灣入境美國用ESTA可以待長達90天,同時我也花了美金$100申辦 Global Entry 快速通關(因為之前美國政府罷工事件,現在Global Entry的審核好幾個月都還在等)。一般來說,台灣護照用ESTA入境都不太會有什麼問題,但若是單身女子、又沒有工作的狀態,旅行的理由不夠充足,最好多準備一些資料說服海關人員。

接下來會到泰國35天,以台灣護照到泰國落地簽只能待15天(至2020年四月落地簽免費),簽證效期三個月(從申請當日起算,拿到簽證三個月內要入境)所以我只能選擇在美國辦泰國簽證,或中間要出境。

越南要在台灣辦單次簽證可入境85天、柬埔寨可落地簽或電子簽入境一個月(可在當地再延長一個月)、緬甸電子簽28天、寮國落地簽14-30天、尼泊爾落地簽15天起(時間越長越貴)。

簽證的資訊會不斷改變,或是依照各國的政策而每年有差異,盡量找官方如外交部或駐外單位所提供的資訊最為可靠!

旅途中的行李準備

我非常敬佩那些可以帶著一個背包八公斤就環遊世界的人!我個人是沒有辦法一直穿一樣的衣服或鞋子或不保養不化妝,但我已經將自己一年多的行李限縮到一件托運行李、一個帶上機的40L後背包、和一個帶隨身重要物品的小背包。

美國的 REI 專門販售各種戶外、登山、旅行用品,除了有其他戶外用品大牌,他們自己出的旅行器材都兼具美觀及功能性,完全沒辦法接受很醜的去旅行呀…

這邊推薦一些適合戶外又好看的牌子供參考:

  • REI Co-op 有背包、服飾、和各式器材,真的很可惜台灣買不到。
  • Patagonia 我的小黑包就是他們的,跟著我到世界各地旅行,很輕又好背,還終身保固,也不貴,大概台幣一千多而已!
  • Peak Design 屬於高價位的牌子,但東西都很極簡又帥!很適合男生。
  • LowePro 專門提供3C商品的收納包品牌,設計好看又實用,三創有賣
  • Columbia 功能性為主,有些設計不太好看
  • The North Face 產品不錯,但CP值相較上面幾個品牌低,設計真的很好看。

另外我把需要的東西分成幾類去規劃行李:

  • 衣物(貼身衣物、日常衣服、正式場合、保暖外衣)
  • 鞋子(休閒鞋、涼鞋、拖鞋、較正式的平底鞋)
  • 保養化妝品+吹風機
    我買了一個台灣品牌非常小的掌上型吹風機,有110/220兩種電壓,只能說堪用,但避免出國住某些便宜旅館時沒有提供吹風機。
  • 3C產品(電腦、線材、手機、電源轉接頭、硬碟、讀卡機、台灣金融卡的讀卡機)
    因為中間可能會遇到需要報稅的時間,可以用自然人憑證報稅
  • 生活用品(棉條、小包面紙、濕紙巾、牙刷、毛巾等)

最後最重要的,要多準備一些文件的備份以備不時之需,多帶幾張2吋照片、護照影本、身分證影本,還要一張未來回台灣的回程機票,有些國家入境時會需要檢查。

希望這些整理對也想要踏上世界旅行的你有幫助!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,歡迎點擊廣告贊助我,或從我的Booking.com連結訂房喔!